CSS 伪元素 content 属性的诸多取值


2018 年的开篇 blog!大家新年好!这篇博客我们主要来讲一讲 CSS 伪元素中的 content 属性,仔细看了下 MDN 文档所述,其罗列的 “Formal syntax” 还真是好多啊!有许多我们平时不太用的,或者忽略的属性值还是很有意思的!

有点 CSS 编写经验的人都知道,伪元素(Pseudo Element)可是个好东西,CSS 文档中的伪元素有好几个,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的是 ::before::after 两兄弟。借助它们,我们可以在布局中为正常的容器凭空添加两个虚拟的节点,配合一些 CSS 的“奇技淫巧”,便能展现一些 UI 交互上的 “黑魔法”。而让这两兄弟能够顺利生效的一个必备属性就是 content 了,没有它,这两兄弟就不起作用了。

下面,我罗列一下 content 属性的一些可取值,看看都有哪些妙用:

1. 字符串

这可是 content 的标准用法,来看下:

.demo105-1::before {
  content: 'tips:';
  color: red;
}
<div class="demo105-1">这是一段提示信息!</div>

我们会看到呈现在网页上的效果如下

这是一段提示信息!

只要使用了这个 class 的容器,其开头必然会有一段红色的 “tips” 字样跟随,这就是我们常见的 content 用法。

接下来,有人开始蠢蠢欲动,放荡不羁起来了……

.demo105-2::before {
  content: '';
  display: inline-block;
  width: 0;
  height: 0;
  border: 0.5em solid transparent;
  border-left-color: red;
}

辣莫,现在是啥情况了呢?

这是一段提示信息!

我们用了一点点的小技巧,把一个空串的 content 通过 display 属性,硬是给改造出了维度来,再通过“挤边大法”给容器凭空造出了一个小三角。这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,在一些交互 UI 中,弹出的对话框往往需要一些三角图标的指示,这时候不要再浪费资源引入外部图片,或者用 html 代码再写一个容器,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容器的伪元素,一个 CSS 样式就解决啦!

暂且先抛砖引玉一翻,我们继续下一个话题

2. 引用符号

属于引用符号的取值有 4 种,共 2 对,在 CSS 中用了语义较为清晰的关键词来表示: open-quoteclose-quoteno-open-quoteno-close-quote。在技术文档中乍一看这类值的引用,觉得也就这样,没啥好讲的,且看:

.demo105-3::before {
  content: open-quote;
}
.demo105-3::after {
  content: close-quote;
}

效果也就预料中的那样,容器中的内容被一对引号给引用起来了:

这是一段提示信息!

如果把上面两个取值给改成 no-open-quoteno-close-quote,测试下来,啥特殊情况都没发生,没有引号了,也没其他的改变,这啥鸡肋取值,这有啥好讲的?且慢,呵呵,这里有坑!

我们稍微深入一下,首先,我们可以自定义这个 quote 的形式吗?我用 “«” 和 “»” 行不?我学知乎,用 “『” 和 “』” 行吗?

技术文档上对于引用符号的取值描述是:

These values are replaced by the appropriate string from the quotes property.

居然还有个叫 quotes 的 CSS 属性!点开 quotes 属性说明页面,这个 CSS 属性可真是……默默无闻啊,咱从来没正眼瞧过啊,从 CSS2 开始就默默存在着,面对着我们的无视,它依然傲立(类似这种默默无闻的 CSS 属性还有一些,今后可能会慢慢讲到)!上代码我们来瞧瞧:

.demo105-4 {
  quotes: "『" "』";
}
.demo105-4::before {
  content: open-quote;
}
.demo105-4::after {
  content: close-quote;
}
这是一段提示信息!

再仔细看下 quotes 的 formal syntax: [ <string> <string> ]+,我们了解到,quotes 可以设置多组引用符号,用以应对次级引用。为什么说这茬呢,因为…… 我们又要说一下刚才觉得鸡肋的另一组取值 no-open-quoteno-close-quote。文档上对此对取值的解释是:

不会生产任何内容,但是会改变(增加或降低)引号层级。

不过这句话不太好理解啊,我们来看代码:

.demo105-5 {
  quotes: "«" "»" "‹" "›";
}
.demo105-5::before {
  content: no-open-quote open-quote;
}
.demo105-5::after {
  content: close-quote;
}
这是一段提示信息!

按我的理解,no-open-quote 起了一个无形的“占位”作用,把一级的引用符给用掉了,但又不输出任何东西,也就是文档里所说的“会改变(增加或降低)引号层级”。而 close-quote 则按着 quotes 属性的定义,总是和 open-quote 自动匹配。

关于引用符号是否还有其他有意思的玩法,大家自己再探索一下吧。

3. 属性值的引用

将元素的属性以字符串形式返回。如果该元素没有该属性,则返回一个空字符串。Don’t talk, show me the code!

<div id="obj" class="demo105-6">该容器的 id 是:</div>
.demo105-6::after {
  content: '#' attr(id);
  color: red;
}
该容器的 id 是:

我们可以看到,采用 CSS 的内置方法 attr() 我们不但取到了指定属性的值,而且从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,content 中不同的取值可以通过空格的方式串联起来。巧妙的采用属性值引用,可以为我们的交互带来一些有趣的效果。

我们来看下下面这个响应式表格的例子,改变表格的宽度,将会呈现不同的效果。我们可以试着开关 SCSS 按钮,看看可视区域改变后,表格样式的变化情况:

See the Pen respond table by Jim Yuan (@jimyuan) on CodePen.

4. 计数器

又有两个平时不太注意,但又非常有用的方法来了,counter()counters(),因为这个属性值需要结合 CSS 计数器相关属性的使用,例如 counter-resetcounter-increment 等,不能单拆开来说,所以给大家两个参考:一个也是我几年前写的一篇博客: 《CSS 计数器的使用》,另一篇是个小小的代码演示:看看我们使用计数器还能做到哪些事情:

See the Pen CSS 计数器 by Jim Yuan (@jimyuan) on CodePen.

5. 外部资源

这又是一个看似平凡但又强大的取值类型。通过 url() 方法,我们可以像引用背景图片的方式在 content 中引入“图片内容”,不但可以以路径方式引用,而且同样支持以 data URI 的方式对外部资源进行加载。

.demo105-7::before {
  content: url('http://jimyuan.github.io/blog/favicon.ico');
}
.demo105-7::after {
  content: url('data:image/svg+xml, \
    <svg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width="32" height="32"> \
      <circle cx="16" cy="16" r="16" fill="#1296db" /> \
      <circle cx="16" cy="16" r="10" fill="#ffffff" /> \
      <circle cx="16" cy="16" r="6" fill="#1296db" /> \
    </svg>');
}
各种资源尽管来啊!

从以上示例可以看出,我们采用了 CSS 中一种通用的方法,就能将外部图片资源给引入。上面讲了,我们熟悉的背景图片引用就采用类似的方法,使用了内置的 url() 函数。我们这时候是否能发散一下想到,在 CSS3 标准下,我们不但可以使用 background-image: url(http://your/data/uri) 的方式引用图片资源,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渐变函数创造资源。是的,content 属性确实可以接受使用渐变函数!

.demo105-8::before {
  content: radial-gradient(circle at 35% 35%, white 10%, pink 70%);
  display: block;
  border-radius: 50%;
  width: 100px;
  height: 100px;
  overflow: hidden;
}

( 艹!文章发表后发现,貌似 safari(v11, High Sierra) 不支持 content 中使用渐变函数嘛,在背景中是支持的,这……,看来兼容……性方面还是有问题 )

瞧瞧,我们在 content 里实现了渐变。如果再深入一下的话,那我们还可以知道,要实现渐变,CSS 提供了 linear-gradient(), gadial-gradient(), repeat-linear-gradient(), repeat-radial-gradient 等 4 种函数,据说将来 CSS4 还会增加一个叫做 conic-gradient() 的渐变函数,我们称之为角向渐变(也称作圆锥渐变)。

插个题外话,巧妙的利用 CSS 背景色、渐变、多背景堆叠、背景混合模式等,将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,具体例子可以参看 这里 赞叹一下吧!

下面有个发散型的思考,伪元素的 content 和背景里都能设置渐变图案,那究竟选择哪个合理点呢?我的感觉是:要插入一些简单的渐变图形,写在 content 里吧,就当做一张普通图片内容就好;如果是一些复杂的背景图,那还是用 background 的多背景加其他一些手段来实现吧。

对于 content 研究的补充,先进行到这里,以后有了新发现我们再补充呗!


参考文章:

https://developer.mozilla.org/zh-CN/docs/Web/CSS/content


文章版权本站所有,您可以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,谢谢!